推广 热搜:     市场  供应  农林牧渔资讯  教育  交通新闻    包装   

黑龙江大豆遇种植面积减少 农户销售不畅问题

   2021-11-11 100
核心提示:  作为全球“大豆之乡”,黑龙江省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所产大豆以绿色、天然、安全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然而,近年来,

  作为全球“大豆之乡”,黑龙江省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所产大豆以绿色、天然、安全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然而,近年来,这一承载着黑龙江人骄傲的世界原产物种,如今却成为他们感情纠结所在。种植面积连年大幅减少,加工企业普遍开工率不足,农户手中大豆销售不畅……一系列产业问题,包括种植、油脂加工、收购价格和收购模式等,都引起了各方的讨论和争议。

  看似普通的黑龙江大豆,为何牵动了多方关切?“首先,作为粮食产业,大豆种植和加工事关国家战略安全;其次,黑龙江大豆作为一种品质优良、安全健康的天然物种,面临物种污染,亟待保护和发展。”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副局长徐学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又是大豆收获时,《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了解到,作为我国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的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先后投入10亿多元用于绿色大豆标准化基地建设,建立非转基因大豆核心示范区,并打造我国最大的非转基因大豆交易中心。

  1996年起,我国放开大豆市场,开始进口大豆,当年进口大豆111万吨,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按照承诺,入世后实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取消对大豆、小麦、油菜籽、花生油的进口关税壁垒,国外大豆随之潮水般涌入中国,并逐年增长。

  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进口达2659万吨,占全球进口量的1/3。海关初步统计显示,根据船期及采购进度测算,预计2012年大豆进口总量将超过5700万吨。

  中国大豆产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刘登高认为:不设过渡期、3%的低关税、没有进口数量限制、又没及时采取WTO允许的“两反一保”措施等,是国外低价转基因大豆蜂拥而入的主要原因。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2/2013年度我国大豆总产量预计同比减少7%,至1300万吨。

  “2010年、2011年种植面积分别为6470万亩、5193万亩,2012年只有近4000万亩。”黑龙江省大豆协会王小语副秘书长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黑龙江省大豆种植的减少,一方面是在大量进口大豆持续冲击下,抢占了国产大豆的市场份额,需求减少;另一方面,目前玉米、水稻等价格走高,比较效益高过大豆,也影响了农民的种植意愿。

  “玉米、大豆两个品种作为旱田作。

 
标签: 农林牧渔资讯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10078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