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农业部最新公布的《饲料原料目录(征求意见稿)》中,将皮革蛋白粉、巧克力乳粉、饲料级混合油3种原料从动物饲料目录中删除,如果此意见稿获得通过,意味着这三种原料将不能作为动物饲料使用,此举引发行业热议,特别是针对饲料级混合油,包括学者专家、油脂生产及饲料企业一致认为,农业部应该加强对饲料级混合油的监管,而非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禁用。
南方农村报记者查询农业部文件留意到,在2011年12月下发的《饲料原料目录(征求意见稿)》(农办牧(2011)49号)中,是将皮革蛋白粉、巧克力乳粉、水解毛发蛋白粉剔除在目录之外,并未将饲料级混合油列在其中,但在2012年2月23日下发的意见稿第二稿中,饲料级混合油替代了水解毛发蛋白粉被剔除在目录之外。农业部对此解析为,饲料级混合油成分复杂,其安全性尚待进一步评估。
由于饲料级混合油的危害,民众普遍表示担忧。事实上,用鱼龙混杂来形容国内油脂行业一点都不为过。由于饲用混合油生产行业缺乏标准、法规的引导和约束,制造工艺、质量指标参差不齐。导致一些企业将餐厨回收油(又称潲水油或地沟油)未经加工提炼之后,制成饲料级混合油。且国内餐厨废弃物鲜有专业人士收集,收集者多数是个体户,经过简单的加工后,一部分被用作饲用油脂。饲用油脂生产企业多数是生产设备简陋、规模小、没有质量检测手段且无法监督的小作坊。据了解,餐厨废料中存在大量有害物质,给这类混合油带来巨大安全隐患。其中聚氯联苯的危害较大。聚氯联苯是一系列含氯的污染物的统称。它是工业原料,会造成人体肝损伤,免疫力低下,皮肤溃疡,生理周期紊乱,引发癌症,疲劳头痛,婴幼儿智力发展低下等。1968年,因食用被聚氯联苯污染的米糠油,日本家禽死亡数十万只,同时还造成大量人员中毒。1979年,台湾省也有类似事件发生。
反观国外饲料工业发达国家,虽然未有明确将用餐厨回收油制成的饲料级混合油剔除在饲料目录之外,但各国正将餐厨回收油往生物柴油方向引导,其中英国养猪协会呼吁必须严格控制用人类剩饭(即潲水)饲喂生猪,以此来防止会给经济带来重大损失的疾病的爆发,如口蹄疫疾病和猪瘟等。
不过,我国将饲料级混合油禁用,在业内引发了热议。据了解,《饲料原料目录(征求意见稿)》将于3月25日前截稿,近期,全国各地油脂生产企业和饲料企业纷纷举办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