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10月22日,山西省“三秋”作业会战共投入各类农机具24.4万台,机收玉米851万亩,薯类149万亩,深松整地88万亩,秸秆还田1084万亩,播种冬小麦985万亩,“三秋”大会战即将临近尾声。笔者从省局社会化服务管理处获悉,今年“三秋”期间,在省农机局农机购置补贴倾斜政策和现代农业玉米丰产方机收秸秆还田项目作业补贴政策的强势推动下,全省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拥有的先进农业机具数量大幅增加,仅新增玉米收获机就达2000多台,由于农机合作社占据拥有先进机具多、作业标准高、群众信誉度好“三大优势”,在“三秋”生产中抢占了先机,出尽了风头,赚满了腰包。据统计,全省参加“三秋”会战的农机合作社数量达到了1500多个,加上农机大户投入各类农机具近15万台件,较去年同期增长近1/3,在“三秋”生产中为广大农民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农机作业服务。初步测算,今年全省由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承担的“三秋”生产作业量超过了40%,其中,运城市、晋城市由农机合作社承担的玉米、薯类、杂粮机收和秸秆还田、冬小麦播种、土地深松作业量占到全市68%和60%以上;朔州市由农机合作社承担的玉米、薯类、小杂粮机收作业量占到全市80%以上;大同市、长治市农机合作社承担玉米、薯类机收作业分别占到全市60%以上,晋中市、临汾市、忻州市、吕梁市由合作社承担的玉米、薯类机收及秸秆还田作业量均超过50%,太原、阳泉超过了30%以上。农机合作社已成为“三秋”会战的一支重要突击力量。“三秋”会战前夕,省农机局专门下发通知,在全省组织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开展三秋农机化生产劳动竞赛,各市县农机部门广泛开展宣传发动,扎实做好机具准备,积极开展订单作业,精心组织生产作业,认真抓好保障服务,掀起了三秋农机化生产劳动竞赛热潮。今年的现代农业玉米丰产方机收秸秆还田项目,尽管重新进行了改进完善,交由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直接操作,不论是通过招投标,还是由村委会自己确定农机作业组织,农机合作社因拥有先进机具多、服务态度好、作业质量高等优势,都让它们在承担各市县农机作业项目中成为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运城市317个农机合作社采取整村、整组作业承包方式,统一签订合同,统一收费标准,统一作业质量,统一集中核算,实施联机、连片和耕、种、管、收、运“一条龙”作业模式,积极推行土地托管全程“保姆式”服务,大力开展农机标准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