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县紧紧围绕建设陇上畜产强县、养羊大县发展目标,在畜牧业结构调整中,坚持把肉羊产业作为重点来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到2011年底,全县肉羊饲养量达到38万只,其中基础母羊达到24万只,年出栏肉羊12万只,年产羊肉1800吨,肉羊产值可达1.08亿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63.5%。截至目前,全县有养羊户1.16万户,占农户的44.7%。建成500只以上现代化肉羊规模养殖场20个。散养户每户养殖5只小尾寒羊,年可收入1万元。在地域分布上,我县肉羊养殖主要位于悦乐、王咀子、上里塬等西南部乡镇。在饲养方式上,已由原来的放牧转变为舍饲圈养。全县有羊改点15个,屠宰企业1家。
1、肉羊品种单一。我县目前的肉羊品种仅有小尾寒羊和波尔山羊,优质肉羊比重更低,杂交优势不明显。特别是深受市场欢迎的杂交肉羊生产无论从区域的集中上还是规模上都形不成优势。2、产业链条短,副产品开发利用程度低。我县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停留在传统的活体和胴体的销售上,没有羊肉产品的分割加工和副产品深加工企业,产品附加值低。3、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连接机制不紧密,带动力不强。规模养羊场和农民合作组织不能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作用,与基地农户不能紧密联系,形不成较强的带动力,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4、基础设施配套差,科学管理水平低。虽然几年来依靠项目新建了不少圈舍、青贮窖,但是还普遍存在饲草加工器械配套不全,科学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不能满足舍饲养殖的基本要求,同时,造成了饲草料浪费严重,养殖成本增加,影响了效益的提高。5、产品优势不能充分体现。我县饲草资源丰富,生产的羊肉无污染、品质高,卫生质量具备绿色或有机食品标准,由于企业和基地大部分没有申请质量认证,形不成有影响力的品牌,产品优势不能充分体现。(三)发展优势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我县位于甘肃省东部肉羊优势区,县委、县政府在2003年把以肉羊养殖为主的草畜产业确定为全县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2009年被确定为全省养羊大县。
2、良好的资源优势。全县有可利用天然草塬280万亩,人工草地73万亩,加之退牧还草、牧草良种补贴、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项目的实施,饲草料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为肉羊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饲草料资源条件。3、稳固的饲养基础优势。养羊业历史悠久,农民有丰富的养羊经验和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