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市场  供应  农林牧渔资讯  教育  交通新闻    包装   

有效整合财政支农资金 形成农村建设强大合力

   2021-11-11 60
核心提示:  财政支农资金是指各级政府预算内安排用于支持“三农”发展的各种专项资金,是政府支持农业发展最重要的资金保障。为充分发挥

  财政支农资金是指各级政府预算内安排用于支持“三农”发展的各种专项资金,是政府支持农业发展最重要的资金保障。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近年来,河南省济源市积极探索支农资金整合之路,通过打造“项目”或“产业”平台实现农业资金整合,在不调整原有管理体制、不改变资金原有性质的前提下,有机捆绑、相互衔接、匹配投入、各司其职,实现项目共建、资源共享和利益均沾,其中有不少经验值得总结。

  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分属多个部门管理,如发展改革委、财政、科技、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地方各有关部门按照归口管理的原则,谁争取的资金就归谁管理、谁使用。在财政部门内部,由于同一类项目资金从不同的业务处室下拨,也给基层财政部门的管理带来不便。这种管理格局,一方面便于有关部门根据发展的需要,灵活掌握资金的分配,另一方面也容易形成“撒胡椒面”和重复建设的现象,资金使用分散和投入交叉重复现象比较严重,造成资金的浪费,不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近年来,河南省济源市财政局全面加强涉农资金管理,通过规划引导、统筹安排、明确职责、项目带动等方式,加大支农专项资金整合力度,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在政策的制定和资金安排上,济源市突出集中和集约原则,按照“政府设宴、部门做菜”的要求,把财政资金、产业发展、社会保障、组织阵地、万村千乡工程、新农网工程、平安济源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扶贫开发、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省级生态文明村、卫生村创建、改水改厕等项目和资金予以集合、集聚、集中,统筹谋划、集中使用,形成农业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据统计,2006年以来市本级财政支农投入累计达19.4亿元,带动镇、村及社会投资累计达52.8亿元,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资金保障,有力地推动了新型农业现代化步伐。

  蔬菜是济源市五大主导产业之一。为促进蔬菜产业规模化发展,提高其科技创新、集约化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济源市整合各级支农资金进行集中扶持。针对设施蔬菜发展较快,但没有专业化的育苗基地,无法应对反常天气的情况,该市整合了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农业标准园建设等项目,实施了“植物克隆育苗”工厂化项目,一举解决了蔬菜生产的用苗问题。近年。

 
标签: 农林牧渔资讯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10078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