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今年1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出了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充分体现了中央对水资源管理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标志着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必将对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大,我国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这就要求我们下决心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像重视国家粮食安全一样重视水资源安全,像严格土地管理一样严格水资源管理,像抓好节能减排一样抓好节水工作。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破除水资源瓶颈制约的根本途径。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发展需求与水资源条件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节水是根本性出路。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付出的代价过高,部分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已接近或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转变用水方式。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我国粮食连续多年增产增收之后,保障粮食安全的水利基础亟待巩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亩均水资源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和50%,人增地减水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加之一些地方农业用水粗放,农业受制于水的状况将长期存在。只有建设节水高效的现代农业,才能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长期以来,由于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缺乏有效保护,导致水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只有从源头上扭转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才能推动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意见》明确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资源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指导思想。核心是围绕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三个环节”,通过健全制度、落实责任、提高能力、强化监管“四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