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市场  供应  农林牧渔资讯  教育  交通新闻    包装   

强化乡村振兴的外部支撑体系

   2021-10-22 120
核心提示: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在此背景下,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外部性、长周期性和准公共产品属性等特征。在大力培育和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的同时,还需强化流通设施建设、资源要素保障、要素自由流动等方面的外部支撑体系,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各项改革创新提供基础性条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从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角度看,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些基础性支撑条件还存在短板弱项。农村流通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农村市场难以有效发挥作用,主要表现为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尚不能完全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商品和生活服务有效供给不足,消费环境也需进一步优化;人才、技术、资金等难以满足乡村振兴的需要,特别是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能力难以满足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需要,在要素保障方面还需切实发力;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服务体系尚不完善;涉农资金供给渠道单一,金融服务的供给能力不足;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障碍尚未消除,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尚有差距,农业农村发展的活力不足;等等。

  解决这些现实问题,需加强顶层设计,特别是要进一步强化推进乡村振兴的支撑体系,从流通体系、人才供给、农技创新、资金投入、城乡融合等方面入手,以完善外部支撑体系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更好保障。

  一是健全循环畅通的农村市场流通体系。扩大农产品流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是推动宏大顺畅的国内经济循环的重要一环。具体来看,要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加强城乡交通、农产品仓储保鲜和冷链物流、县级物流配送中心、村物流站点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齐物流短板,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安全高效流通;加强农村市场设施建设,加大对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建设改造的力度;完善农产品品牌建设体系,培育壮大品牌经营主体,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品牌营销管理等;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

 
标签: 农林牧渔资讯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10078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