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张晓梅在其提案中提出,以秦岭—陇海线划分南北供暖区域的做法已经不合时宜,南方多地冬季寒冷难耐,应将公共供暖向南方地区延伸。这成了此次全国两会的热门话题。南方供暖,到底是否有必要?有无操作性?成都商报记者采访了一些政协委员,对此进行了一番严肃的论证。
说起南方集中供暖,瞿丽雅认为是有必要的,尤其是长江流域。她以贵州省举例,从1961年到2011年,贵州共有104次省级凝冻过程。瞿丽雅认为,天气寒冷所引发的不仅仅是人们生活舒适度下降的问题,不少老年人出现了风湿、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对生活在南方的人们生活健康也有影响。
潘碧灵认为,分散供暖热力损耗大,极易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且存在污染和安全方面的隐患。潘碧灵分析说,由于冬天里水量较少,电力大多依赖火力发电,这对煤电的需求和消耗是非常大的。从环保的角度看,电器供暖是效果最低又最不环保的方式。
陈炳德认为,没有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铺设安装城市供暖管道。“否则,城市费大力气安装了城市供暖管网后,结果真正发挥作用的时间非常短,最后就是一种浪费。”陈炳德表示,近几年,在南方的一些城市,出现了一些建筑小区集中供暖的方式,但这种方式一定是制冷与供暖兼备的。
张铁岗明确表示“反对”。他认为,近几年,国家大力倡导节能减排,如果南方地区再实行集中供暖,对节能减排目标会有影响。他说,如果南方也实行集中供暖,煤炭的用量会增加几亿吨,对我国煤炭产能是一个很大挑战,而且对带来的一些污染无法评估。
钱智民认为,南方如果要实行集中供暖,不能“照搬”北方。南方空气潮湿,容易造成热量过快散失,南方建筑物墙体厚度也和北方有较大差别。集中供暖如果采取水暖模式,还将涉及房屋改造。他建议,新建小区可尝试一些新能源方式进行集中供暖。
说起这两天热议的“南方供暖”话题,杨洪波笑称,自己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杨洪波认为,如果南方地区要实行大面积供暖,难度非常大。首先必须对现在的城乡建设规划进行修改,同时还要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这笔投入相信会非常大。”
唐利民表示,从他个人的角度看,随着气候的变化,市民对集中供暖的需求也明显增加。他认为,南方地区如果要大面积集中供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兴建基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