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郑棉在商品市场中一枝独秀,储备棉的投放也没有改变郑州棉花期货价格的涨势。但现货价格则稳中有降。在不出现大范围灾害天气的情况下,后期国内棉花价格重心将继续回落与新年度接轨。此外,纺织产销保持良好运行态势、市场对中长期农产品(17.60,0.00,0.00%)价格上涨预期较强等积极因素也不容忽视,棉花现货价格下跌空间和速度将有限。
今年下半年以来,国储多次宣称将通过投放储备棉以平抑国内棉花价格上涨,但却迟迟没有付诸行动。8月10日国储开始真正投放60万吨棉花储备。而近期国内棉花期货价格和电子撮合市场价格也均出现上涨,显示出储备棉的投放并未给市场带来明显的价格下降压力。
今年上半年我国平均月度纱产量为213万吨,按照50%的配棉比估算,每月棉花消费量在100万吨以上。从目前的库存水平来看,国储在此次拍卖前的棉花库存大概在130万吨左右,再加上不到50万吨的全国商品棉库存,仍然不足以满足3个月的棉花消费量。库存调节空间并不充足,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国储之前更多是采用言语调控希望影响棉价,而不是采用实际投放的方法。
国储在目前的时点上敢于投放库存,可能还基于新棉在9月起陆续上市能够提供新增供给的判断,这将增加新一年度的棉花产出压力。此外目前的国储拍卖将引发后期需要重新建立储备的收储压力,因此只是把目前的供给压力转移到明年。
从新年度棉花的产量形成情况来看,今年的播种面积相对去年可能出现小幅的下降。今年棉花的单产也很可能呈现较低的水平。因此,受到天气灾害和农民种植意愿等多重影响,今年棉花的产量相对去年不会出现明显改善甚至可能还会有一定减产。从供给端而言,国内产量的不足将对棉花市场价格构成支撑。
近年棉花的供给形势不容乐观,然而棉花下游的消费却持续旺盛。今年上半年纺织业的持续恢复无疑凸现了国内棉花供给的不足。国内纺织品的零售额在过去5年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平均年增长率为23%。从布和纱的产量增速来看,除了2009年负增长以外大部分年份年均增长10%以上。外需方面,纺织品出口的恢复同时支撑了棉花的需求。在上半年大部分的月份中,纺织品出口金额同比上涨30%以上。莫尼塔纺织品出口调研也显示,部分纺织品出口企业表示,订单排产已经到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