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关总署得到的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主要的化肥品种出口数量大幅增加。其中尿素和磷酸二铵出口量分别达到30.95万吨和74.66万吨,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66.7%和173.5%。
今年国内化肥市场一直处于低迷态势,供大于求矛盾一直没有得到明显的好转,因此许多企业特别是大型化肥企业都将出口作为缓解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重要途径。从年初开始,许多企业为了减少库存压力,纷纷将产品运往港口储存,以便在淡季关税窗口期占领出口先机。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各地港口的尿素和磷酸二铵的集港数量都达到150万吨左右。从6月份开始,磷铵率先进入了淡季关税窗口期,企业开始大量出口。从6月份的出口来看,磷酸二铵6月当月的出口量达40.4万吨,占上半年出口总量的50%以上;7月份尿素进入了淡季低关税期,尿素的出口量从6月份的8.42万吨猛增到30.95万吨。7月份尿素的平均价格由6 月份的311美元/吨下降到273美元/吨,磷酸二铵的平均价格由6月份的454.2美元/吨下降到453.2美元/吨。
业内人士认为,下半年国际磷酸二铵市场总体货源偏紧、需求较旺,继续支撑下半年国际磷肥市场向好,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可以再拿到一定份额。据业内人士估算,这一低关税期(6月~8月)中国可能出口磷酸二铵200万吨左右,如果再加上年底还有2个半月的淡季关税期,全年国内市场磷酸二铵的出口量将有可能再创新高。在出口预期强势的支持下,今年国内市场磷酸二铵的价格一直处于较高价位,即使在国际硫磺价格和国内合成氨价格处于较低水平时,64%含量的磷酸二铵出厂价一直保持在3000元/吨左右。下半年尿素能否顺利实现出口,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尿素后期市场走势。今年开始,由于恶劣天气的影响,春季尿素市场一直萎迷不振,价格不断下降,生产企业受成本上涨、销售不畅的双重压力的影响,多数企业出现亏损,不得不减产或停产。从6月开始尿素产量出现下降,并延续到7月份。从7月份开始,尿素出口形势转好 ,使尿素市场出现了转机。进入8月份,市场资源量的减少、出口拉动以及工业需求用量的增加(主要是复合肥企业采购量的加大),使得尿素价格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涨。
后市分析,为了保证政策的稳定性以及考虑全年整体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和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