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县有油茶林45.2万亩,是全国油茶基地示范县和“中国茶油之都”。从2006年开始,邵阳县委、县政府把发展壮大油茶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重要途径,举全县之力全力推进。去冬以来,全县新造高产油茶林2.07万亩,改造低产油茶林4.3万亩,嫁接油茶良种苗木300多万株,引进了8家茶油规模加工企业,“茶仔皇”、“宝庆桂芳”等一批知名品牌和茶油有机食品已走向市场。邵阳县把油茶产业作为全县品牌产业和“四大”农业支柱产业来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政策作保障,积极探索出5种油茶产业经营模式,推进了全县油茶产业的大发展。
公司租赁经营。在人口稀少、油茶林及宜林荒山荒地面积较多的地方,引进大公司从事油茶规模开发经营。如湖南瑞柏茶油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租赁荒山荒地和油茶林林地1.6万亩,完成高产油茶造林6700亩,改造低产油茶林9300亩。
返租倒包经营。对油茶低改基地范围内的油茶林,责任制承包户主连续两年不管理、不垦复且不愿发包的,可由村集体依法收回统一代管,采取返租倒包的方式,依法按程序将油茶林使用权流转,租赁给种植大户或企业经营。全县已实施返租倒包油茶林面积1.3万亩。
专业合作社经营。在油茶林面积相对集中、效益较高的地方,引导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统一开发,统一管护、统一销售。全县已成立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完成高产油茶造林7200亩,改造低产油茶林1.3万亩,实现了农民增收的目的。
大户承包经营。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油茶林向有实力、懂技术、善经营的生产经营者流转,推动油茶林由分户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转变。黄亭市镇返乡农民工张乐承包营造油茶林890亩、改造低产油茶林2700亩。全县共发展承包经营100亩以上油茶大户111户。
机关联点经营。积极动员全县各机关单位参与油茶联点经营,并将经营成效与干部的津、补贴直接挂钩,对未完成任务的单位按实际完成比例核减该单位的津、补贴。全县共有65个县直机关单位联点创办油茶造林示范基地15处,面积3200亩;油茶低改基地65处,面积1.36万亩。
为解决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稳步实施”的油茶综合开发工作思路,建立激励机制,筹措开发资金。去冬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