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市场  供应  农林牧渔资讯  教育  交通新闻    包装   

高考压力下的城乡教育差距有待缩

   2021-11-17 310
核心提示:  目前,正是广大高考生和家长焦急地等待着录取消息或已经接到录取通知准备上大学的阶段。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气氛显得不一般。

  目前,正是广大高考生和家长焦急地等待着录取消息或已经接到录取通知准备上大学的阶段。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气氛显得不一般。因为今年全国已有11个省份实施新课改高考,明年预计有更多省份也将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到2012年,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所有省市将全面进入新课改高考。从目前情况看,这一局面对农村教育发展将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将使城乡教育差距持续扩大。

  在功利化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下,人们对学校教育的评价标准首先就是升学率的高低。令人遗憾的事实是,近些年来中国教育一直朝着不利于农村学生升学的方向发展。有关专家指出,现在农村孩子占整个大学生人数的比例只有17.7%,而上世纪60年代这个比例要高于70%。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更是加重了这种失衡。近年来,农村学生在重点高校中的比例逐年下降,出自农村考生的高考状元已极为罕见。再加上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出现,不少农村学生自认考不进名牌大学,读高职或高专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还不如早打工,早挣钱。在农村教育中,一方面新的读书无用论有所抬头,造成农村小学生毕业率徘徊在90%左右,初中生辍学率上升至30%左右;另一方面,连续几年农民增收缓慢,高校学费十年上涨了几十倍至上百倍,于是,一些地方出现了应届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人数显著增多的现象,比如今年出现了重庆等地上万名高中毕业生(其中多数来自农村学校)放弃高考。

  实施新课改高考会加剧教育的城乡差距,使落后地区考生处于更加不利地位。与“一考定终身”的传统高考不同,新课改高考将把学业水平测试或综合性评价同样列为高校录取的参考依据。由于经济状况好或成绩好的学生可以选择好的学校,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学校可以利用择校费来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包括硬件设施和优秀的师资。另外,政府为了资源利用最大化,也将学校划分为重点与非重点。对于重点学校,政府加大投入,集中优秀生源和优秀教师,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升学率自然较高。而对非重点学校来说,生源不足且不好,教育教学设施陈旧,教师队伍不稳定,升学率很难提高。这就不可避免地拉开了学校之间,尤其是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的差距。在师资和设施严重匮乏的偏远落后地区,综合素质训练可望而不可即。如何处理好高考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关系,从课程改革实施至今,就成为了社会公众密切关注的话题。社会各界普遍预。

 
标签: 农林牧渔资讯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10078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