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市场  供应  农林牧渔资讯  教育  交通新闻    包装   

食用油新标准:工艺、原料成关注热点

   2021-11-15 120
核心提示:  最近,细心的消费者到市场或超市购物的时候,会发现货架上食用油的瓶体上多了一个小标签,上面对产品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及生

  最近,细心的消费者到市场或超市购物的时候,会发现货架上食用油的瓶体上多了一个小标签,上面对产品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及生产工艺进行了明确的标注。这个标签可不是厂家的别出心裁,而是源自国家标准委和国家粮食局联合发布的花生油、大豆油两项食用植物油强制性国家标准。

  新标准不仅限定了食用油的酸值、烟点等指标,还明确提出了生产销售的食用大豆油、花生油产品必须明示原料来源和加工工艺标识的要求。

  新标准的公布提醒了人们对食品尤其是食用油的安全和营养更加关注,也体现了政府对消费者知情权的重视。是否在食用油包装上标明工艺类别和转基因成分,已经在行业内争论了多年。该标准的出台,无论是对于食品的安全和健康,还是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可以说都是一次不小的进步。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讲,转基因产品的概念也许大多都听说过,但食用油的生产工艺这些知识恐怕就太不熟悉了;那么油桶上的标签这看似不起眼的变化,将给日常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在行使自己的知情权之前,大概多数消费者都需要一次食用油知识普及吧。压榨、浸出实不同

  食用油新标准的公布中,明确了一个往往被消费者忽略的问题,那就是食用油的制作工艺。如今市场上销售的桶装食用油,从颜色上看基本都差不多,如果未加以注明,一般人并不知道其中的差异。

  目前,食用油有两种制作工艺:压榨法和浸出法。国内市场上绝大多数的花生油采用的是“压榨法”,而多数大豆色拉油则选用“浸出法”。压榨法是靠物理压力将油脂直接从油料中分离出来,全过程不涉及任何化学添加剂,保证产品安全、卫生、无污染,天然营养不受破坏。浸出法是采用溶剂油(六号轻汽油)将油脂原料经过充分浸泡后进行高温提取,经过“六脱”工艺(即脱脂、脱胶、脱水、脱色、脱臭、脱酸)加工而成,最大的特点是出油率高、生产成本低,这也是大豆色拉油的价格一般要低于压榨油的原因之一。浸出过程中,食用油中的残留不可避免,国家标准规定,即使合格的浸出大豆油每公斤也允许含有十毫克的溶剂残留。食用油中的“转基因”

  “转基因”,一个听上去挺玄乎的科学术语,但是大家似乎并不陌生,可是真要说出它对我们一日三餐有什么影响,想必很多人并不真正知道。

  大多数专家认。

 
标签: 农林牧渔资讯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10078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