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市场  供应  农林牧渔资讯  教育  交通新闻    包装   

采购积极 后期国内玉米价格易涨难跌

   2021-11-15 100
核心提示:  近段时间以来,国家尽管对玉米市场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但玉米价格仍然持续强势运行。连续三次的东北临储玉米拍卖成交火爆

  近段时间以来,国家尽管对玉米市场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但玉米价格仍然持续强势运行。连续三次的东北临储玉米拍卖成交火爆,成交率几乎100%;前期传言的进口消息成为现实,市场现货价格几乎并未受到影响。市场监测显示,截止到4月30日,全国产区玉米磅秤收购均价为1819.34元/吨,周比上涨2.73元/吨,较月初上涨37.27元/吨;全国产区玉米磅秤出库均价为1832.62元/吨,周比上涨7.44元/吨,较月初上涨44.73元/吨。

  尽管对2009年的玉米减产幅度目前还存在较大的争议,但减产却是不争的事实。国家相关部门预计玉米产量为1.63亿吨,减产290万吨。吉粮集团预测今年玉米产量1.505亿吨,减产幅度9.3%。美国农业部预计我国09年玉米产量1.55亿吨,减产1090万吨。去年12国家出台了玉米收购政策,收购各方的采购节奏总体平稳,减产因素并体现。但进入2010年随着贸易商补库及农民惜售,国内玉米供需偏紧的格局逐渐体现出来。市场对去年玉米减产造成的供应缺口担忧心理增强,刺激了市场看涨心态。

  去冬今春“冬来早、春来迟”,入冬提前了20天左右,大地回春比常年晚了10天左右。4月中下旬本是东北玉米春播的时期,但今年偏低的气温使得东北各地春播延后。据悉今年东北春播大都会在五一之后进行,较往年延迟15天左右,部分农民或会选择种植早熟玉米,可能会对新年度的玉米产量产生影响。同时,由于春播推迟,生长期缩短,极有可能导致秋天霜冻灾害威胁。如果遭遇早霜天气,就会导致玉米含水量高,千粒重轻,影响玉米质量。

  自去年新玉米上市以来,产区农户售粮惜售心理较强。春节过后,市场曾担心东北潮粮对市场形成打压,但这样的局面并未出现。东北现货市场售粮高峰已经过去,农户潮粮出售基本告一段落,很多农户开始着手晾晒玉米,以备后期出售干粮。目前华北黄淮收购量继续缩减,接近底部;而东北地区农民依旧严重惜售,手中的玉米存量比例平均在45%左右,基本持平于往年,估计未来也不会匆忙售粮,市场曾预计的上市高峰已很难出现。

  从近期拍卖成交情况来看,可见市场刚性需求存在,并且凸显供应略微偏紧的事实。伴随东北主产区因气温偏低而延迟播种的状况,更多市场人士担忧后续玉米供应状况紧张。前期除了南方获得补贴的饲料企业积极采购之。

 
标签: 农林牧渔资讯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10078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