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旅游局依托本省丰富的旅游资源,成立了乡村旅游工作领导小组。目前,全省的乡村旅游已渐成规模,处于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从调研情况看,乡村旅游在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村产业机构、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等方面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不失为解决农村系列问题的有效途径。
发展乡村旅游最直观的效益就是增加了农民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目前,邢台市约形成了1万多个与乡村旅游相关的就业岗位,仅家庭旅游一项,景区周围就有1000多家,可提供床位1万多张。保定易县乡村旅游规模由2000年3个村几十户,发展到现在的11个乡镇,48个村,1200多户,日接待能力1万多人,新增就业岗位4000多个。其中,狼牙山脚下的“东西水”、清西陵景区内的“忠义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专业村,仅开展农家游一项,就使这些村人均收入增加2000元以上。承德丰宁大滩镇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村民人均收入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22.3倍。秦皇岛山海关望峪山庄的土地年租金比开发旅游前增加了10倍,用当地百姓自己的话说,在旅游旺季,一家普通的农家饭店的收入就是“一天抱进一台大彩电”。
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扩大了农村内需,还有力地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乡村旅游开展以来,传统的种植结构受到冲击,新的市场需要带动了生产发展,产业结构得到了合理调整,新的销售方式应运而生。丰宁大滩镇围绕旅游需求发展了山野食品采摘加工、特色蔬菜和时差蔬菜种植,目前,全镇年产山野特色产品300吨,在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还远销京、津、鲁、豫,成为该镇的又一重要产业。全镇有10个村形成了为旅游养马、养羊的新牧业态势,全镇经济连续几年以18%的速度增长。许多地方一改过去单一重视种植业的观念,将种植、养殖、加工并重,并依据游客的喜好,旅游季节的旺淡采取灵活多样的销售方式。比如前南峪的板栗,过去只卖鲜果,每吨7000元左右,现在在储存、加工后,每吨可卖2.6万多元。又比如乡村旅游推出的果园采摘项目从4月到11月,每月都有干鲜果成熟,供游客采摘。去年的五一黄金周,前南峪500棵樱桃树收入10多万元。涞水三坡镇苟各庄村仅烤羊一项,年销售就达一万多只。
乡村旅游的发展还在相当程度上完善了农村的基础旅游设施。走在现在的乡村旅游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