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市场  供应  农林牧渔资讯  教育  交通新闻    包装   

农民工落户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

   2021-11-12 70
核心提示:  江苏省去年10月宣布四类“优秀农民工”可在就业的江苏城市落户以来,已经大半年过去了,这一政策的落实情况如何?据最新报道

  江苏省去年10月宣布四类“优秀农民工”可在就业的江苏城市落户以来,已经大半年过去了,这一政策的落实情况如何?据最新报道,截至今年7月1日,江苏省符合落户条件的两万多名农民工中,只有6人落户所服务的城市。其中南京50名获得国家、省、市级优秀农民工称号者中,只有获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的刘国彦今年初申请落户,拿到了南京的户口本和身份证。

  出台优秀农民工落户政策可以说是体现了对农民工的关心,为什么却应者寥寥呢?是城市户籍失去了吸引力了吗?或者政策本身有什么问题?在落户政策提供的选择机会面前,符合条件的优秀农民工会如何决定自己的选择呢?

  据了解,让子女接受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同享城市更完善的保障,是目前少数优秀农民工申请落户的主要原因。但与那些购房落户、拥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外来人员不同,绝大多数农民工在城市只是普通的劳工阶层。他们虽然在城市工作,但自身却远没有与城市建立起认同感,而家乡有土地为农民工增加了安全感。现在农村土地价值含金量越来越高,相反城市的户籍含金量越来越低。不少稀缺资源,更多时候得靠经济实力说话,比如城市里的好学校,不仅有户口要求,还要求拥有学区内的住房,一个户口并不能起根本作用。

  农民工是目前中国蓝领工人和城市低端服务员工的主要组成,没有农民工的加入,二三产业不可能如此繁荣。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对农民工的身份歧视,许多应有的社会保障他们享受不到,住房等保障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着许多障碍。在经济不景气时,农民工即便有一个城镇户口,也可能面临失业,而如果拥有农村户口,失业后还有土地保障的“退路”。在那两万多符合条件的农民工中,大多都是出外奋斗了很多年,靠勤劳智慧贡献较多的资深打工者。他们如果选择落户,得到的机会收益(如社会保障等)不够多或者不明朗,但要失去的机会成本(如农村土地权益)却很明显也很现实。在落户的机会面前,他们作出忍痛舍弃的无为抉择并不奇怪。

  在他们的抉择面前,重新审视“四类”农民工可落户的政策可以发现,在这一过程中,政策的制定者太重视户籍指标的稀缺性了,要把这一“稀罕物”当作奖品颁发给农民工中的佼佼者,却不曾想到奖品竟受到了冷落。当然,这一政策善良的初衷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否定。只是不管有多么善良的初衷若只是一厢情愿,却没有更多从农民工的角度设身处地考量和推。

 
标签: 农林牧渔资讯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10078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