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包括生物医药在内的各类新型战略产业发展路径和各项支持政策作了明确。《规划》从当前全球生物医药的发展趋势以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出发,对我国未来生物医药核心技术的打造指明了方向,并且明确了未来的发展路径和政策扶持导向。有关官员解读该规划时表示,国家下一步将制定系列配套政策和扶持措施,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扶持。中国生物医药核心竞争力和发展速度有望进一步提升。《规划》对生物医药方面的规划和扶持措施用了大篇幅的描述文字。并从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最需要提高的核心技术,以及国际发展最快的领域,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和扶持策略,力促产业规模年均增速达到20%以上。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规划》强调要提高我国新药创制能力,开发生物技术药物、疫苗和特异性诊断试剂,推进化学创新药研发和产业化,提高通用名药物技术开发和规模化生产水平,发展现代中药;开发先进制药工艺技术与装备,发展新药开发合同研究、健康管理等新业态,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化。具体目标上,形成以基因工程药物、新型疫苗、抗体药物、化学新药、现代中药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新药开发平台,制药技术和装备研制水平大幅提升。为了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规划》对国家支持和建设的方向进行了明确,强调创新能力建设,完善药物创新的研发平台;加快实施重大新药创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促进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药物的产业化进程;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及其标准等,完善药品注册管理、价格管理、集中招标采购等政策。在生物医学工程产业方面,要整合医产学研优势资源,推进医学与信息、材料等领域新技术的交叉融合,构建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创新体系,提升新型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开发能力。重点开展关键技术的开发,研究开发高性能临床诊疗设备的核心部件与关键技术及其设备;实施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创新发展工程,带动生物医学工程新技术、新产品产业化;注重创新平台建设,依托优势企业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性能诊断和治疗设备、综合监护、组织工程、介入及微创治疗以及再生医学等产品创新与技术集成平台。促进产业升级,加强健康服务项目及其管理能力建设等。对于《规划》的解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在与网友交流时表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