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市场  供应  农林牧渔资讯  教育  交通新闻    包装   

农村消费市场不温不火为哪般

   2021-11-12 150
核心提示:  近年来,我国的强农惠农政策效应明显,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528

  近年来,我国的强农惠农政策效应明显,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528元,比上年增长19.8%。

  但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却呈现总量增加,占比下降的趋势。今年前7个月,我国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89万亿元,同比增长19.6%。但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在整个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的比重却从去年同期的32.1%下降到了31.7%。

  专家分析指出,我国农村市场每年有近3万亿元的消费品市场。农村市场拥有规模庞大、潜力无限的市场发展空间。但如此庞大的市场却分散在7.3亿的农村人口中,由此产生大市场与小流通不相适应的格局,从而成为导致农村消费占全社会消费总量比重不高的原因之一。

  随着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衣着、文化、医疗等商品和服务的支出比重逐步上升,但城乡消费的差距在拉大。以文化教育娱乐支出为例,2006年时,城镇居民文化教育娱乐支出是农村的3.94倍,而2007年则扩大到了4.3倍。

  近年来,各地商务部门已从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入手,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强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培育多元化的市场流通主体,逐步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在农村消费品市场方面,我们这些年一直致力于建设发展农村消费品现代流通网络。”常晓村日前在做客商务部政府网站司局长访谈栏目时说。

  据他介绍,这个网络有三个显著特征:一是现代化,网络采用了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和信息化等现代管理手段;二是综合化,网络不仅能够向农村居民提供日常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还能够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为农民提供通信、邮政、文化娱乐等综合性服务;三是多元化,网络的主体既有供销、邮政等传统农村流通企业,也有民营、集体等多种所有制流通企业。

  为了建设发展农村消费品现代流通网络,近年来,商务部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依托,一方面抓好网络硬件的建设。截至今年6月,累计投入13.6亿元,支持2547家企业建设30万家连锁化农家店,覆盖80%以上的县市。另一方面抓好网络的软件建设。在今年的中博会上,商务部与中国移动、中国邮政等单位签署合作备忘录,使农家店能够经营电信、邮政产品和服。

 
标签: 农林牧渔资讯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10078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