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水利部日前召开的新闻通气会透露,2013年前全面完成规划确定的2209条中小河流重要河段的治理任务;2013—2015年继续安排2800条左右中小河流的重要河段治理,力争用10年时间,基本完成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的治理任务,着力提高中小河流重点河段的防洪能力。这意味着中小河流治理将全面提速。
今年入汛以来,全国主要江河流域都发生了洪水,超警戒水位河流400多条,近100条主要支流和中小河流发生超过历史纪录的大洪水。
全国5万多条河流大部分为中小河流,其中山区河流约占3/4,平原地区河流约占1/4。与大江大河的防洪建设相比,中小河流仍然是防洪薄弱环节。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中小河流尚未进行过有效治理,防洪标准低,许多中小河流防洪标准仅3—5年一遇,有的甚至不设防,对防洪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如江西省尚有13个县城和615个乡镇未设防,已设防的41个县城基本在10年一遇以下,已设防的191个乡镇基本在5年一遇以下。
另外,中小河流治理“欠账”多。大多为县级及以下管理的河流,由于地方财力限制,投入不足,群众投工投劳减少,中小河流治理滞后。
中小河流灾害严重。在近年来大江大河防洪体系基本形成、防洪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的情况下,目前中小河流水灾损失约占全国水灾损失的80%,中小河流洪水灾害和山洪灾害伤亡人数占全国水灾伤亡人数的2/3以上。
2009年开始,财政部、水利部针对流域面积200—3000平方公里,且有防洪任务的中小河流,按照轻重缓急,先将保护人口和耕地多、洪涝频繁的2209条重点河流纳入规划,2013年底完成治理任务。在此基础上,2013—2015年,继续安排治理2800条左右中小河流的重点河段,治理河长约3.45万公里。争取到2015年治理河长6万公里。
2009年底和今年6月,中央财政共安排专项资金50亿元,针对今年严重的洪涝灾害,8月份,又追加安排20亿元中央资金,重点用于洪涝灾害严重或发生超标准洪水的河流河段治理。
目前,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总体进展顺利,已启动的项目中,一半以上项目已开工建设,已完工或基本完工项目在今年的防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安徽省丰乐河经过治理防洪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在今年7月2次强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