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市场  供应  农林牧渔资讯  教育  交通新闻    包装   

棉价日日高歌猛进纺织品交易遇寒冬?

   2021-11-11 70
核心提示:  在棉价狂飙的十月,几乎每个纺织品出口商的心都感到了寒秋的凛冽。羊城晚报记者昨日在第108届广交会三期展馆里采访发现,棉

  在棉价狂飙的十月,几乎每个纺织品出口商的心都感到了寒秋的凛冽。羊城晚报记者昨日在第108届广交会三期展馆里采访发现,棉价明显推高了出口价格,加上价位极不稳定,导致参展商与客户谈判困难;在成本和汇率等因素的交织下,本届广交会的纺织品成交前景被疑云笼罩。

  “很多老外听了价格,都是摇摇头就走。”昨日中午,江苏海外集团的展位负责人王明对羊城晚报记者说。与上届广交会相比,王明手里的服装涨价约15%。记者在馆内询问多家服装企业,参展商估算的涨价幅度多在15%至25%之间。

  棉被、坐垫用棉量大,涨幅更厉害。广州市纺织工业联合进出口公司的展位负责人杨子成告诉记者,该公司产品比上届涨价约50%。“棉纱都涨了一倍。这是全球现象,印度减产,美国也在提高棉价。”杨子成表示,涨价对今年签约的影响尚无法预估,因为他们通常在客户询价、给出款式和样品后,才进行正式商谈。

  涨价原因不光是棉花。记者采访获悉,在棉花的带动下,化纤、涤纶等材料也普遍涨价,加上劳动力成本、汇率等因素,今年纺织出口商的利差进一步压缩。“本来就只有三到五个百分点的利润,这下更难挣。”王明抱怨道。

  棉价的不稳定也令参展商们痛苦。南通格瑞世纪布业有限公司冉小莉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今年8月份以来棉纱价格一天一个价,原来两三万元一吨,现在破了4万还在涨,让公司无法制定长期价格。“我们报价有效期也缩短到7天,就是给你报了一个价,7天内下单有效;超过7天,价格就要调整了。”

  记者发现,“7天有效期”已成为纺织参展商的通例;而此前报价有效期视棉价波动情况,有时可长达一两个月,甚至年初的报价到了年尾还在用。

  还有的企业采用抱团的方式,互相融资来稳固棉花来源。江苏海外集团的王明说:“我们有很多固定合作的企业,包括做服装的、做布料的、收棉花的,大家集体扛过去。比如收棉花的企业资金不足,我们就打款过去,帮他们先把棉花收购了。”

  此前也有媒体在新疆调查发现,江浙一带许多纺织企业重金入疆,委托当地有棉花收购资格的代理商“囤棉”。由于代理商多为温州人,坊间一度传出“温州游资炒棉”的说法。

  王明对本届广交会的销售尚持乐观态度。“毕竟全行业都涨,客户找别家也拿不到更低的价。

 
标签: 农林牧渔资讯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10078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