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很难理解加政府为什么阻止必和必拓收购Potash。所以这一决定纯粹是政治决策,而不是经济决策。”
一面是萨斯喀彻温省坚决反对,一面是加拿大国际投资形象受损,权衡再三,加拿大工业部最终决定顾及前者。11月4日,沸沸扬扬的加拿大钾肥争夺战终于初有定论,加拿大工业部对外宣布,“因为交易未能通过净利益测试,我们拒绝了必和必拓对萨斯喀彻温省Potash公司386亿美元的恶意收购要约。”
“必和必拓对Potash的收购提议没有给加拿大带来任何实际利益。”在公布结果后的简短新闻发布会上,加拿大工业部长Tony Clement在表达本国利益诉求的同时,还试图缓解投资者对加拿大投资环境的担心,“我们仍然对外商投资保持开放态度,只要交易能够满足加拿大的投资门槛。”
在最终结果公布前,加拿大政府一直承受着以钾肥为经济命脉的萨省的重重压力。还有分析人士暗指,加拿大总理哈珀还面临着来自阿尔伯塔、马尼托巴和魁北克三个省的阻力。
“这种结果可以理解。”昨日,江苏明弘律师事务所律师吴俊锋对《国际金融报》分析,一方面,作为联邦制国家,地方政府力量不可小觑,加政府会在相当程度上考虑他们的利益诉求,且加总理哈珀组建的是少数派政府,有时候不得不面临更多政治压力。
另一方面,在目前的国际经济环境下,一些国家对资源并购越来越谨慎,毕竟,掌握资源优势在某种程度上就等于掌握了谈判筹码。
但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宋亮却认为,这一结果有些出乎意料。“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加拿大需要盘活本国经济,增加就业,矿业恰恰是最好的吸引外资的有效途径。”在他看来,必和必拓并购失败有三方面原因,“从报价上看,必和必拓出价确实较低;Potash一旦被必和必拓收购,确实将给地方政府带来不小的负面效用;最关键一点,加政府不希望将钾肥的控制权拱手相让。”
路透社则援引多伦多大学罗特曼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Laurence Booth的话称,“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很难理解加拿大政府为什么阻止必和必拓收购Potash。所以,我认为,加拿大政府作出的结果纯粹是政治决策,而不是经济决策。”
不过,Clement并未给这起并购案彻底“判死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