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常用的蓄电池为铅酸蓄电池,12V的蓄电池由6个单格蓄电池串联而成,每个单格蓄电池的标称电压为2V,充满电时为2.1V。 1、极板与极板组 蓄电池的极板分为正极板和负极板,它们都以铅—锑合金浇铸成的栅架为骨架,在栅架上填充活性物质制成极板。 目前,蓄电池采用的栅架有二种,一种为普通型,另一种为放射型。其中放射型栅架具有输出电流大、内阻小的特点,在新型蓄电池中采用。 为了增大蓄电池的容量,每个单格蓄电池都由多个正、负极板组成极板组。每个正极板都处于两片负极板之间,使正极板两侧充、放电均匀。 2、隔板 正、负极板之间装有绝缘隔板,以防止极板之间短路。 隔板应具有多孔性,以便电解液的自由渗透。 隔板采用耐酸性和抗碱性的木质、微孔橡胶、微孔塑料及浸树脂纸质材料制成。 近年来,还将微孔塑料隔板做成袋状,紧包在正极板的外部,防止活性物质的脱落。 3、电解液 电解液是由化学纯的硫酸(H2SO4)和蒸馏水(H2O)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硫酸水溶液(密度为1.24~1.31克/立方厘米)。 4、壳体
蓄电池的常见故障: 1、极板活性物质脱落 活性物质从正极板上脱落下来,沉积在蓄电池的底部,在充电时可以看到褐色物质从底部升起。 正极板上活性物质脱落后,使蓄电池的容量下降,且充电时不易恢复,严重时会造成极板短路或自行放电。 造成正极板上活性物质脱落的原因: (1)充电时电流过大,温度过高,经常过充电等使活性物质松浮而脱落。 (2)放电电流过大、过放电等使极板拱曲,也会造成活性物质脱落。 2、内部短路 当蓄电池隔极损坏或极板上脱落下来的大量活性物质沉积在蓄电池底部时,都会造成蓄电池内部极板之间的短路。 蓄电池内部极板的短路,使蓄电池的端电压明显下降,充电时电解液温度明显升高,而端电压和电解液密度上升缓慢,充电末期气泡较少或产生气泡太迟。
蓄电池的保养 1、定期检查蓄电池正负极连接线是否松动,如有松动应及时紧固。同时还要定期检查蓄电池盖上的小孔是否通气。 2、如果发现蓄电池的正负极接线柱上有白色的粉状结晶物,请及时到4S店由专业维修进行清理。 3、当由于蓄电池亏电导致车辆无法启动时,切勿私自搭接电源进行充电。务必联系专业人员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