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籽粒中除含有酿酒所需的大量淀粉、适量蛋白质及矿物质外,还含有单宁和花青素成分。根据高粱籽实颜色的深浅,就能确定单宁和色素含量的高低,颜色越深,单宁和色素含量越高。高粱在酿酒发酵过程中,其微量的单宁和花青素等色素成分经蒸煮和发酵后,不仅对有害微生物有一定抑制作用,还会生成丁香酸、丁香醛等香味物质,从而赋予了白酒特殊的芳香风味,所以有“高粱酿酒,酒香怡人”之说。此外,高梁所含的氨基酸比较全面,如赖氨酸占比可达0.28%,胱氨酸、色氨酸、精氨酸、亮氨酸等的含量也都比较高。而氨基酸经酵母作用转化为高级醇类,是白酒香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高粱独特的氨基酸结构赋予了高粱酒特有的香气。
原辅料带来的;用曲量多,酵母量大,酒糟中蛋白质过剩,发酵中分解出大量酪氨酸,经酵母作用生成干酪醇,干酪醇不但苦,而且苦味很长;生产管理不善,发酵温度高,细菌大量繁殖都会给酒带来苦味和怪杂味;蒸馏时压力太大,大多数苦味物质是高沸点的,把这些物质也蒸馏到酒里面了。高粱酒为什么会有臭味?高粱酒的臭味实际是硫化氢的气味,在白酒中产生硫化氢气味的物质主要有硫化氢、硫酸、乙硫醚、游离氨、丙烯醛、丁酸、戊酸等,形成这些物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在酿酒过程中,生产原料和发酵剂中蛋白质过剩,发酵池内酒糟酸度太大,在大量的乙醛作用下,蒸馏时就会产生硫化氢;生产过程中,工艺管理不严,卫生条件差,感染了大量的杂菌,这些杂菌中的硫化氢菌在嫌气的条件下生成硫化氢的能力特别强。高粱酒为什么会有辣味?大部分人喝酒都喜欢香气纯正,口味柔和一点的。太辣的白酒也会失去高粱白酒固有的典型风格。造成白酒辣味的主要物质是:糠醛、丙烯醛、杂醇油、硫醇、乙硫醚、乙醛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用糠量大,糠没有清蒸或者没有蒸透;发酵温度高,曲药或者生产过程污染杂菌,特别是乳酸菌作用于甘油后,产生性极大的丙烯醛;
高粱酒的酿制方式: 1、原料粉碎 原料粉碎的目的在于便于蒸煮,使淀粉充分被利用。根据原料特性,粉碎的细度要求也不同,薯干、高粱、玉米等原料,通过20孔筛者占60%以上。 2、配料 将新料、酒糟、辅料及水配合在一起,为糖化和发酵打基础。配料要根据甑桶、窖子的大小、原料的淀粉量、气温、生产工艺及发酵时间等具体情况而定,配料得当与否的具体表现,要看入池的淀粉浓度、醅料的酸度和疏松程度是否适当,一般以淀粉浓度14~16%、酸度0.6~0.8、润料水分48~50%为宜。 3、蒸煮糊化 利用蒸煮使淀粉糊化。有利于淀粉酶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杀死杂菌。蒸煮的温度和时间视原料种类、破碎程度等而定。一般常压蒸料20~30分钟。蒸煮的要求为外观蒸透,熟而不粘,内无生心即可。 将原料和发酵后的香醅混合,蒸酒和蒸料同时进行,称为混蒸混烧,前期以蒸酒为主,甑内温度要求85~90℃,蒸酒后,应保持一段糊化时间。若蒸酒与蒸料分开进行,称之为清蒸清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