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原浆酒,传统意义上是指用高粱、小麦、玉米、大米等粮食,通过酒曲糖化、发酵蒸馏而成且完全不经过任何勾调工艺的原始酒液,也叫原酒、基酒或者酒基,酒精度一般在60度-70度之间。事实上,原浆酒并非新概念。上世纪60年代以前,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白酒都属于原浆酒的范畴。后来由于粮食短缺,很多酿酒企业在上世纪60年代期间改用勾调蒸馏新工艺酿酒方法,原浆酒的概念也逐渐淡出。此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对饮酒认识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品质的产品,原浆酒又逐渐回归市场,这也使得许多酒企纷纷布局该品类。
什么是原浆酒? 目前国家对于原浆酒没有统一的标准,原浆酒的定义都是企业自己定。 但有个观点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原浆酒就是粮食、酒曲经过传统工艺、固态发酵、蒸馏,且不经过任何勾调(勾兑)工艺的原酒,也叫基酒。 也就是说所有遵从固态酿酒工艺标准而产出的酒都是原浆酒,包括小作坊酿制和个人在家庭自酿的散酒。
原浆酒是好酒? 首先让我们回到问题的原点:什么样的酒才算是好酒?一般认为,好酒首先应该是安全的;其次应该是相对标准的;再次则应该是口感变化多样的,香气层次丰富的,下咽醇厚柔顺的,饮后能够带来舒适体验的,这样的酒才算是好酒,至少是大多数人能接受的好酒。 而原浆酒没有经过勾兑、组合、调味,其中所含有的酸、酯、醛、酮、酚等微量成分不协调,风格口感上比较单一,缺乏成品酒丰富的口感和持久的香气。尤其是头尾所取的酒,口味都偏辛辣呛涩,或糊味略重,口感并不好。 再者,按照普遍认同的观点来看,一般小作坊或者一些个人酿造的酒也可称之为原浆酒,而这些生产者在各个环节的把控上是没有严格的要求的,并且由于设备的不足,存在一些有害物质如醛类超标的风险。 原浆酒是粮食、酒曲经过传统工艺、固态发酵、蒸馏,未经过任何勾调工艺的原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