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电缆与其它低电压电缆合用桥架时,应严格执行选择具有外屏蔽层的弱电系统的弱电电缆,避免相互间的干扰。槽式大跨距电缆桥架由室外进入建筑物内时,桥架向外的坡度不得小于1/100。电缆桥架与用电设备交越时,其间的净距不小于0.5m。两组电缆桥架在同一高度平行敷设时,其间净距不小于0.6m。在平行图上绘出桥架的路由,要注明桥架起点、终点、拐弯点、分支点及升降点的坐标或定位尺寸、标高,如能绘制桥架敷设轴侧图,则对材料统计将更精确。 直线段:注明全长、桥架层数、标高、型号及规格。拐弯点和分支点:注明所用转弯接板的型号及规格。升降段:注明标高变化,也可用局部大样图或剖面图表示。桥架支撑点, 如立柱、托臂或非标准支、构架的间距、安装方式、型号规格、标高,可同意在平面上列表说明,也可分段标出用不同的剖面图、单线图或大样图表示。电缆引下点位置及引下方式,一般而言,大批电缆引下可用垂直弯接板和垂直引上架,少量电缆引下可用导板或引管,注明引下方式即可。电缆桥架宜高出地面2.2米以上,桥架顶部距顶棚或其它障碍物不应小于0.3米,桥架宽度不宜小于0.1米,桥架内横断面的填充率不应超过50%。
强腐蚀性环境应采用类复合环氧树脂防腐阻燃型电缆桥架。托臂、支架也要选用同样材料,提高桥架及附件的使用寿命,电缆桥架。在容易积灰和其它需遮盖的环境或户外场所宜加盖板。除上述情况外,可根据现场还环境及技术要求选用托盘式、槽式、梯级式、玻璃防腐阻燃电缆桥架或钢质普通型桥架。在容易积灰和其它需遮盖的环境或户外场所宜加盖板。在公共通道或户外跨越道路段,底层梯级的底部宜加垫板或在该段使用托盘 。大跨距跨越公共通道时,可根据用户要求提高桥架的载荷能力或选用行架。复合环氧树脂电缆桥架的宽度和高度就按下表选择,并应符合电缆真充率不超过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值,动力电缆可取40-50%,控制电缆可取50-70%,另外需予留10-25%的式程发展余量。各种弯通及附件规格应符合工程布置条件并与桥架相配套。支、吊架规格的选择,应按桥架规格、层数、跨距等条件配置。并应满足荷载的要求。
安装高度除技术夹层和特殊场所外,电缆桥架水平段,距地面高度不宜低于2.5米,垂直段距地面高度不宜低于1.8米。除在电气专用房间内外,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防机械损伤措施。电力电缆桥架之间不应小于300mm;电信(控制)电缆桥架与电力电缆桥架之间不应小于500mm,当有屏蔽措施时,不应小于300mm;控制电缆桥架之间不应小于200mm;电缆桥架距顶棚、楼板或梁等其他障碍物不宜小于300mm;当两组或两组以上电缆桥架在同一高度平行安装时,各相邻电缆桥架之间应留有满足维护、检修的距离。电缆桥架不宜安装在热力管道上方及腐蚀性液体管道的下方。对于腐蚀性气体的管道,当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时,宜安装在其上方;当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时,宜安装在其下方。电缆桥架与各种管道平行或交叉时,电缆桥架转弯处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桥架内电缆最小弯曲半径的最大值。电缆桥架内可以无间距敷设电缆。电缆总结面积与电缆桥架内横断面面积之比电力电缆不应大于40%,控制电缆不应大于50%。